柑橘标准化建园技术
一、技术概述 技术背景:万州地处我国长江上中游柑橘优势区域的核心区,地形地貌为丘陵山区,地形复杂多变。为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打破当前制约其发展的地理环境条件,提高柑橘生产的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解决劳动力短缺、降低劳动力强度和提升果农的幸福指数,促进柑橘产业的可持,标准化建园势在必行。 技术原理:本技术针对万州区立地情况,以道路建设与改善根际土壤条件为根本,规范建园环境、立地条件、排水设施、灌溉定额、苗木质量、定植要求和管理等各项指标,确保达到农业部标准园建设规范要求。 技术成熟度:该技术符合《NY/T 2627-2014 标准果园建设规范 柑橘》和《DB/T 486-2012 重庆市柑橘标准化建园技术规程》的要求,可为全区柑橘标准果园建设提供参考。 二、技术要点 1.园地选择:坡度<25°;海波高度500米以下,晚熟柑橘品种450米以下;交通便利,直达果园。 2.道路建设:以主干道和支路为框架,通过与耕作便道连接,组成完整的交通运输网络。 (1)主干道:园内运输主路,连接公路与园内支路,贯穿全园。路基宽5~7m,路面宽4~5m,路肩宽0.5m; (2)支路:连接主干道与各小区机械运输道路。路基宽3.5~4.5m,路面宽2.5~3.5m,路肩宽0.5m; (3)便道:连接主干道或者支路与每行柑橘树的简易道路。便道路面宽2.0米~2.5米。 (4)道路密度:园内任何一点到最近的耕作便道之间直线距离不超过20m。 3.土壤改良: (1)坡改梯的规划:坡度超过15°的坡地,先进行坡改梯。 (2)改土方式: a. 全园深翻0.8m以上; b.采用深沟高垄,垄高0.5m以上,厢宽8~10米。 (3)有机肥改土:无论采取何种改土方式,都需要大量施用有机肥,改善土壤肥力。用量为商品有机肥10-20Kg/株以上。 4.排灌设施:果园灌溉水源>15立方米/亩;灌溉方式为固定管网浇灌,每20米一个出水桩,有条件的可建智能水肥药一体化系统。每两行一个田间排水沟与主排水沟相连接。 5.苗木质量:符合DB50/T486-2012要求。 6.株行距:宜机化果园为3米×5米,其他果园为(2米~4米)×(4米~5米)。 具体技术见附件:《重庆市柑橘标准化建园技术规程》 三、适宜区域 万州区柑橘产区。 四、增产增效情况 充分利用果园土壤、水分等资源,有利于果园建设、管理、采收等,降低用工30%左右,提高柑橘产量30%、优质率20%以上;柑橘提早1~2年投产并进入盛产期,经济效益每亩2000元/年。 五、注意事项 1.确保所有沟渠的连接,确保果园不积水。 2.充分利用表层熟土和有机肥。 3.水稻田改土务必打破犁底层,确保水气通透,防控涨水。 六、支撑单位及专家和电话 重庆市万州区植物保护与果树技术推广站 联系人:汪小伟 联系电话:58569583
|
![]() |
主办单位:重庆市万州区果树技术推广站 承办单位:重庆市万州区佳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重庆市万州区柑橘产业联合体 地址:王牌路68号米妮大厦主楼17楼C室 电话:0086-023-58494949 18680925313 E-Mail:webmaster@zgwzx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