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万州区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万州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万州区果树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小伟 向太红 周伟 蒲毅。
万州柠檬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万州柠檬生产园地选择与规划、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577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
NY/T 5015 无公害食品 柑桔生产技术规程
DB51/335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DB51/336 无公害农产品(或原料)产地环境条件
DB51/337 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
DB51/338 无公害农产品肥料使用准则
DB51/T 341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柑桔
3 园地选择与规划
3.1 园地选择
3.1.1 气候条件
年平均温度17 ℃~21 ℃,1月平均温度≥7 ℃,≥10 ℃的年积温5300 ℃以上,年日照≥1000 h,年降雨量>700 mm。
3.1.2 土壤条件
土壤微酸性或中性,砂壤土或质地良好,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1.0%以上,土层深厚,地下水位1m以下。
3.1.3 产地环境
水质和大气质量按DB51/336执行。
3.1.4 地形地势
坡度在20°以下。
3.2 园地规划
划分小区,修筑必要的道路、排灌和蓄水、附属建筑等设施,营造防护林。防护林选择速生树种,并与柠檬没有共生性病虫害。
平地及坡度在6°以下的缓坡地,栽植行为南北向。坡度在6°~20°的山地、丘陵地,建园时宜修筑水平梯地,栽植行的行向与梯地走向相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按GB/T15772执行。
3.3 品种和砧木
3.3.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本地区的优良品种尤力克柠檬。特别注意选择有较强抗病性、抗逆性的品种。
3.3.2 砧木选择
适宜于柠檬的砧木有:香橙、红桔、枳等。碱性土不用枳作砧木。
4 栽植
4.1 苗木质量
嫁接苗检疫合格,且无危险性病虫及流胶病、蚧壳虫。嫁接口距地面高度15 cm以上。1年生苗高60 cm以上,嫁接口以上2 cm处主干粗度>0.8 cm,根系完整,主干直立(倾斜度≤15°)。栽植容器苗、脱毒苗。
4.2 栽植时间
一般在9月~10月秋梢老熟后或2月~3月春梢萌芽前栽植,也可在5月~6月栽植。干热河谷区宜在5月~6月雨季来临前栽植。容器苗或带土移栽不受季节限制。
4.3 栽植密度
按666.7 m2栽植的永久植株数计,一般以33株~55株为宜,株行距3 m~4 m×4 m×5 m。
4.4 栽植技术
栽植穴长宽深均为60 cm~100 cm,每穴施有机肥30 kg~50 kg,或腐熟人畜粪25 kg以上。将肥料与土混匀填入地平面30 cm以下,回填后定植墩高于地平面20 cm以上。清除苗木嫁接膜,适度修剪苗木的根系和枝叶,剪去过长主根(留15 cm~20 cm)、伤根和幼嫩的晚秋梢,将苗木根部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边填细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填土后在树苗周围做直径l m的树盘,浇透定根水,覆细土。栽植深度以苗木根颈露出地面。定植后一个月内不施肥,需勤浇水,干旱季节或地区,灌水后树盘可覆盖薄膜、秸秆、杂草或秕壳以保墒。
5 土肥水管理
5.1 土壤管理
5.1.1 深翻扩穴,熟化土壤
深翻扩穴一般在秋梢停长后进行,从树冠外围滴水线处开始,逐年向外扩展0.4 m~0.5 m,深0.5 m~0.8 m。回填时混以符合DB51/338规定的有机肥,表土放在底层,心土放在表层,然后对穴内灌足水分。
5.1.2 间作或生草
柠檬园宜实行生草制,间作物或草类应与柠檬无共生性病虫,以浅根、矮杆的豆科植物和禾本科牧草为宜,适时刈割翻埋于土壤中或覆盖于树盘。忌藤蔓、高杆作物。
5.1.3 覆盖与培土
在冬、夏两季,用麦秸、麦糠、稻草、杂草、树叶、油菜壳等覆盖树盘,覆盖厚度20 cm~25 cm,覆盖物应与根颈保持30 cm左右的距离,覆盖物上压少量细土。培土在秋、冬季进行。可培入符合DB51/336规定的塘泥、河泥、沙土或园地附近的肥沃土壤,厚度8 cm~10 cm,根颈露出地面。
5.1.4 除草
不实行生草栽培的果园每年除草2次~3次,在夏、秋季和采果后进行。
5.2 施肥
5.2.1 施肥原则